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(一)Model的产生及处理
阅读量:6976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7

本文共 4138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3 分钟。

MVC的概念其实最早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,并不是WEB开发过程中所首创, 但是,MVC也适合WEB上的开发,并真正的在WEB开发领域广泛应用。MVC的第一个字母M是Model,承载着View层和Controller之间 的数据传输,是数据传输的载体,通过Model层,解偶了View层和Controller层。 解偶View层和Controller层并不代表View层和Controller层之间没有关系,而是降低复杂度。

 

为了便于理解Model层在开发中所起的作用,先拿一个最简单的用户录入来举个 例子。假设要从表单中录入用户时需要填写用户名和年龄,表单提交后,服务器端的Servlet需要拿到表单内填写的内容(这里用 ServletRequest来得到数据是为了说明MVC框架中M层所起到的作用),为了得到请求的数据,Servlet的代码大至这样写

 

Java代码 
public class TestServlet  extends HttpServlet            protected void doPost(ServletRequest request, ServletResponse response) throws IOException {                  User user = new User();                  user.setName(request.getParameter("name"));                  user.setAge(Integer.parseInt(request.getParameter("age").toString()));                        //省略业务处理代码 ...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}      }

 

 

分析这几行代码,主要干了四件事情

  1. 创建User对象
  2. 得到Request的参数,
  3. 转换age参数类型,
  4. 调用User对象的setter方法,为User对象赋予相关的值

经过这四个步骤,一个具有业务含义的User对象被创建,作为业务层Bean相 关代码的输入条件。从这几行代码里可以看出,Request中的数据转换成具有业务含义的对象,中间经历了四个“必要而繁琐”的步骤。如果程序员天天写这 样的代码,岂不是要疯掉?还好,虽然代码只能一行行的写,但是思想却是可以升华的。观察一下这四个步骤,其实每个步骤都不复杂,如果写一段代码能自动创建 业务对象,并且自动装配这个对象中各属性的值,那岂不是能省很多时间和精力,让程序员解放出来。

 

想法可以万能,代码不可万能,在要解放程序员的时间与精力之前,对这个业务类User和表单中的参数作一些约定,以便实现自动的装配框架。约定如下:

  1. User类必须有一个不包含任何参数的默认构造函数
  2. User类中的属性名字和表单中的输入控件的名称一样
  3. User类中的各属性必须有默认的getter、setter方法

那框架代码要实现什么功能呢?以这个例子来说,框架要自动的创建User对象,拿到Request中的参数值,转换类型后,赋给User对象相对应的属性。

 

有了上面的三条协定后,再有Java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功能--反射,的鼎力相助,上面的自动装配的功能可以得以实现 。一个比较直观的流程是先扫瞄类中的属性,遍历所有的属性,通过属性名生成 setter方法的函数名,通过反射的方法调用这些setter方法,setter方法的参数则通过从Request中得到,并转换成需要的类型,这里的 类型转换也是需要通过反射机制来完成(目前这个流程还只能转换java数据中的基本类型,对于复合类型的Bean,为了描述这个流程,暂时不展开论述)。

 

 

现在假设框架已经能自动的装配User对象,编写服务端代码时, 就不再关心如何从Request中取参数了, 只需按照前面的三个约定编写User类。但是事情还没有结束,既然自动装配了User对象,那前面示例的Servlet代码是不是可以变成这样?

 

Java代码 
public class TestServlet  extends HttpServle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rivate User user;                  protected void doPost(ServletResponse response) throws IOException {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//省略业务处理代码 ...             }                       public void setUser(User user) {                  this.user = user;            }      }

 

这样的代码看起来却是有些奇怪,为什么doPost方法声明中只有一个ServletResponse参数,而没有ServletRequest参数?因为有框架的自动装配User对象,对于代码的编写者而言,就根本不需要关心ServletRequest这个对象 。

 

现在进行更大胆的一步假设,且约定所有的Servlet的执行会把 Request,Response运送(forward)到一个JSP页面,那么,服务端代码编写时,也不再需要考虑Response对象了,除了前面所 说的User类外,再加上一个,这个Servlet的doPost方法执行完后,要把Request,Response运送到那个页面,假如用 show_user.jsp这个页面显示被输入的用户信息。这个时候,回头再审视一下刚刚做出的假设,会自然的得出下面的结论,可以编写一个与 Request、Response无关的类,只关注User类如何编写,返回一个代表要forward的JSP页面,User对象的装配工作,以及 forward本身的这个代码调用都可以交给框架去统一的管理,那真正要编写的服务端代码可以象是这样的 。

Java代码 
public class TestAction {                       private User user;                  public void setUser(User user){                  this.user = user;            }                  public String execute(ModelVehicle modelVehicle) {                  //业务代码实现                   .... .... ....                  modelVehicle.add("user", user);                  return "show_user.jsp";            }      }

 

 

是不是很像Spring MVC的controller类?为了避免和MVC术语中的Controller这个词冲突,仍然叫它Action吧。这个类已经完全和 Request,Response无关,当它被框架激活执行的时候,它首选需要框架为它准备好User对象,并且调用setUser方法,赋予 TestServlet对象user这个属性,然后execute方法被执行,执行了真正的业务逻辑,同时,把需要在show_user.jsp页面上显 示的数据放到ModelVehicle对象中去,TestAction这个对象执行完execute方法后,需要委托框架把ModelVehicle对象 中的数据forward到show_user.jsp这个页面上。

注意,这里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约定,就是Action类必须有

Java代码  
  1. public String execute(ModelVehicle modelVehicle)  

 

这个方法的声明,需要显示到页面上的数据,按照约定,须在execute执行过程中放到ModelVehicle对象中去。为了编写的方便,可以继承一个声明了此方法的抽象类。

 

基于这样的服务端代码编写方式,需要框架再提供什么功能呢?这里就引出MVC框架中C需要关注的事情:

  1. 保证一个URI请求优先被框架先拦截,框架能根据这个URI知道哪个Action类会被创建,
  2. Action类的execute方法被执行,需要把ModelVehicle中的数据一并forward到Action类execute方法返回的JSP页面。

因为这里还是重点介绍Model层的事,Controller层的事会在后面继续介绍,其实,Controller是MVC框架中一个枢纽,需要花点篇幅去探讨。

从探讨Model层的过程中,我们发现在Action类中向JSP页面输出数据 时,也是采用了Model方式。但是这个Model在处理起来相对简单的多,JSP 2.0规范中的JSTL标签库很容易的将Request中的属性在页面上显示出来,而且还能做一些简单的运算。因此,MVC框架中Model层的主要关注 点是如何把请求的数据自动装配成Action所需要的bean,除此外,框架Model层还可以提供复合bean自动装配、输入校验、本地化及国际化、字 符集编码转换、多重输出等功能。但是一切的起点是Model层的java bean编写遵照了这三个基本的约定:

  1. 必须有一个不包含任何参数的默认构造函数
  2. 属性名字和表单中的输入控件的名称一样
  3. 各属性必须有默认的getter、setter方法

正是有了这三个约定,让MVC框架Model层实现变得简单,一个好的约定让软件开发变得简单

转载于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ChrisMurphy/p/4884761.html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Spring中的AOP——在Advice方法中获取目标方法的参数(转)
查看>>
称重管理系统,您的磅房安装了吗
查看>>
11-vue的使用
查看>>
动态规划算法(java)
查看>>
os模块的几种方法
查看>>
tensorflow API _ 4 (Logging with tensorflow)
查看>>
常用模块------时间模块 , random模块 ,os模块 , sys模块
查看>>
10.02 T3 打表找递推式+十进制快速幂 九校联考凉心模拟DAY1T1
查看>>
leetcode — reverse-linked-list
查看>>
linux 命令 — sort、uniq
查看>>
[python]Python代码安全分析工具(Bandit)
查看>>
向继电器发送socket请求(python+java)
查看>>
20165201 2017-2018-2 《Java程序设计》第一周学习总结
查看>>
7. WebDriver API
查看>>
动软.NET代码生成器实例教程使用总结
查看>>
spring框架学习--依赖注入
查看>>
C语言难点4之动态内存分配
查看>>
[模板] 杜教筛 && bzoj3944-Sum
查看>>
第一次作业
查看>>
SpringBoot2.x的Maven依赖配置
查看>>